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仍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从新势力的市场博弈,到传统车企的数智转型,再到一些车企的加速溃败,无不勾勒出波澜壮阔的行业画卷。
这一趋势不仅仅局限于新势力车企。在传统车企中,长安汽车朱华荣、长城汽车魏建军、广汽集团冯兴亚、广汽丰田彭宝林、AION古惠南,以及零跑汽车朱江明和IM智己汽车刘涛等高管的在线应援,也推动了品牌与用户之间更深层次的连接。超过20家车企高管视频号的集体入驻,让“高管在线营业”成为行业的全新标配。
在直播和短视频中,高管以其专业视角解读行业趋势,同时分享品牌愿景和技术亮点,为消费者传递真实而可信的信息。例如,奇瑞董事长尹同跃通过直播展示了星途星纪元ET的高阶智驾能力,同时坦诚讨论了新能源转型中的挑战与目标。这类直播不仅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也形成了持续的话题发酵,推动了社交媒体上的二次传播。
与此同时,短视频的传播特性赋予高管直播更多的长尾价值。直播内容通过剪辑和二次创作,可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进一步扩散,持续放大品牌声量。
高管视频号运营正从短期活动逐渐演变为品牌战略的长期支柱。这种形式不仅强化了品牌在行业中的专业形象,也在人格化与真实性上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
这些自建社区通过用户共创内容、沉淀社区文化,为品牌构建了强大的私域流量池。这种生态的建立使得品牌能够主动掌控与用户的互动方式,从而避免完全依赖第三方平台的内容传播。
同时,自建内容生态的本质是通过高黏性的社区实现用户生命周期的延长,从新车销售到售后服务都形成闭环,进一步增强了品牌的盈利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老板负责基调,达人负责种草,车主负责真香,员工负责科普,销售负责成交。
KOB(老板负责基调):高管以其权威性和专业视角,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将品牌战略、产品优势和企业愿景传递给消费者。例如,小米雷军在视频号的多次发声,不仅介绍了新车型,还展现了小米智能生态的整体布局,极大地提升了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感。
KOL(达人负责种草):行业领袖和达人通过强大的号召力吸引目标消费者,并借助其个人品牌传递产品魅力。例如,车企与科技博主合作,将创新技术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植入短视频中,拉近了品牌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
KOC(车主负责真香):真实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分享,通过UGC内容传递产品价值。这种“真香”效应不仅强化了口碑,也为潜在用户提供了可信的购买参考。
KOE(员工负责科普):品牌内部员工通过专业化的讲解和日常互动,将技术细节和服务优势直观传递,进一步提升品牌的亲和力与专业度。
KOS(销售负责成交):一线销售通过直接的用户互动和个性化服务,缩短购买决策路径,实现销售转化。
其实这套方法很多内容平台都适用,但未必都能发挥出功效。根本原因在于,微信生态是5K模型的最佳载体。特斯拉CEO马斯克也曾对微信的模式表示推崇。具体到5K营销的功效上:
三是事件营销的引爆效应:在重大节点营销中,高管发声与KOL联动更容易形成强大合力。
汽车用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功能,而是涵盖了年龄、身份、场景等多维度的期待。
年轻用户需要潮必威官方入口流感,街拍和玩梗视频以轻松、有趣的形式强化互动,成为品牌捕获年轻心智的利器。
家庭用户更关注安全性和实用性,车主分享的真实场景视频直接切入他们的购车决策关键点。
场景需求如城市通勤、长途旅行或户外露营,则通过沉浸式内容展现车辆的性能优势,实现多样化用户覆盖。
内容形式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变量。通过多样化内容策略,车企触达用户的不同决策阶段:
今年3月,由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联合尼尔森IQ共同推出的《中国女性汽车消费趋势报告(2024)》谈到,女性汽车消费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女性更青睐新能源汽车,对汽车品牌的讨论声量集中必威官方入口在自主、豪华、新势力品牌;
女性对汽车金融产品和网络平台购车的接受度均高于男性,其中年轻用户更明显;
智能化成为女性购车的重要因素,且年轻用户中更明显;在智能化配置需求上,女性用户更看重“安全”的智能功能。
女性高管在小米体系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长。今年3月小米SU7完成发布会后,5月小米便高调地提拔了许斐、张剑慧两名女性高管担任集团副总裁。作为小米集团CMO,许斐在视频号等平台上也很活跃。
小米正在努力成为一个女性友好的品牌,从撕掉性别标签开始。小米SU7的设计并没有过分强调“专为女性设计”,而是更注重性别中立的设计,这符合现代消费者对简约个性、性别平权的追求。
小米的案例表明,现代女性消费者需要的不仅是迎合性的设计,而是能够融入她们生活方式、尊重她们需求的产品与品牌。
端到端模型上车标志着智能驾驶从规则时代迈入数据驱动的 AI 智驾时代。我国智驾发展阶段已从硬件堆料阶段(2021 年左右,比拼单车感知硬件及智驾芯片算力),迈过人海战术阶段(2023 年左右,比拼开城数量),进入到数 据驱动的全新发展阶段(2024 年开始)。特斯拉 FSD V12 引领端到端智驾,理想、小鹏、华为等本土智驾领先企业快速跟进。
端到端模型把车辆传感器收集到的感知信息,转换为行驶轨迹或操作指令,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做到全场景智能驾驶、并持续提升智驾流畅度和拟人度。适应场景、接管里程、拟人度是衡量 AI 智驾体验的三个维度。
余承东2024年年初,分享了自己驾驶问界M9,全程1314公里都使用智能驾驶功能从安徽回到深圳的经历,引起热议。后来在一些公开场合,他还说自己上下班也很少人工干预,不用司机。
在车圈大佬看来,全民智驾时代很快来临。在视频号、抖音等平台也能看到很多车主分享的智驾体验视频。可以预见,智驾功能释放和车企营销,会成为2025年趋势。
在2024年,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营销案例中,有几个值得关注的亮点:年初,比亚迪携Dolphin(海豚)、Seal(海豹)、Atto 3三款新能源乘用车在雅加达国家缩影公园举办了品牌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印尼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长安汽车在“一带一路”市场深入布局,已在俄罗斯、沙特、智利、巴基斯坦等6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了众多长安品牌汽车销售与服务网点。
吴怼怼,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文娱与消费。钛媒体2021影响力创作者,领英2020年度行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7年度作者,新榜2018年度商业观察者,DONEWS2019年度十大专栏作者,NEWMEDIA2019年度科技新媒体,天极网2019年度影响力自媒体。
转载、商务、以及加读者群,请联系个人微信「wuduidui728」,备注个人信息,公司—职务—姓名。
广告门网站及其文字内容归北京集媒互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本站(PC网站、手机网站、APP)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站将及时处理或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