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在泉州这座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城市,传统制造业正与人工智能技术碰撞出新的火花。对此,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抢抓历史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大局,立足泉州九大千亿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群为龙头,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科教融汇、推进开放办学,走出了一条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截至7月中旬,人工智能学院202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这得益于学院长期以来秉持的校企合作办学。立足区域经济,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叶茂樟教授介绍。
去年,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华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单位,成为全国16所获此殊荣的职业院校之一。依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自主创新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构建“理论教学—实训实践—实习实战”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即可获得华为认证资质。
与华为共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只是人工智能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才的其中一个案例。2024年,学院入选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共同体成员(项目校)名单,所申报的“元宇宙职教工场专项”项目获批立项。在信息化支撑下,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元宇宙3D内容创作等领域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出能够应对新时代挑战的优秀人才。
与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共建信息与智能技术产业学院、与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软件工程学院、与泉州巨晖电子有限公司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目前,建设有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福建省示范性数字经济虚拟仿真实践基地、福建省VR/AR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福建省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基地等20余家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7月暑假,人工智能学院实训室里依然热火朝天。学生翁晗冰与队友正在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做最后冲刺。在老师的指导下,翁晗冰与队友开发设计一款动态识别智能零售柜,展现了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成果。
今年3月,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行,翁晗冰所在的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赛项竞赛团队从3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同时荣获一等奖的,还有软件测试赛项竞赛团队,另有4个赛项获二等奖。
“学院竞赛团队同时在省赛中摘得两个一等奖,其中1个赛项入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工智能学院在学生技能竞赛指导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这是近年来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综合实力的表现,是科教融汇、创新发展的硕果。”叶茂樟表示。
没有科研支撑,职业教育行之不远。人工智能学院建设的“视觉感知与智能分析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是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首个获批立项建设的省级科研平台,开创了“产、学、研、创、训、赛”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围绕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该中心通过产教融合、设立开放性课题基金等方式,与厦门大学、天津必威咨询大学、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台北市立大学等高校开展项目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人工智能学院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拥有软件著作权10余项、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10余人次入选省级科技特派员,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今年5月,一场特别的签约仪式举行。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西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将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嫁接”到革命老区的课堂。这是人工智能学院响应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与革命老区振兴战略,推动职业教育“山海协作”的又一硕果。
跨越山海,闽台融合,一路前行。“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职业教育是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础和桥梁纽带。人工智能学院立足区位优势,大力推进与台湾高校、台资企业深化合作,着力构建闽台融合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台湾敏实科技大学签署协议,开展学术交流;与台北市立大学合作开展开放基金项目研究,邀请王明志教授莅校开设讲座,为师生拓宽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视野与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与知名台资企业嘉文丽(福建)化妆品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党建结对活动,推动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搭建“近临党建”平台,借助台湾地区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化妆品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推动毕业生实习实践,为闽台产业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径。
与台资企业国科创新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厦门天睿电子有限公司和漳浦金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海峡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将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与台资企业紧密对接,将产业先进技术、产业优秀文化、产业发展需求融入教学过程;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和实习实践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和务实合作。
今年6月,中国-马来西亚青年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中文+计算机网络”专业培训在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来自马来西亚多所学校的数十名学生在这里既学习了专业技能,又体验了中华文化魅力。
该培训项目标志着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方面进一步走深走实,职教出海的事业开启新的篇章。
“本次培训紧密围绕马来西亚青年学子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中文教学、专业技能、文化体验和职业教育交流等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助力学员在数字技能和文化素养方面实现双提升,为中马友好合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叶茂樟介绍。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高校,近年来,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参与“海丝学院”建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国际培训以及国际赛事等,有力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这次培训机会非常珍贵,我们在计算机网络领域收获宝贵的知识,提升职业技能,并深入体验中国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学生们充分利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马来西亚印度社区转型单位带队教师YON LEK CHEE表示。
当前,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国际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院开发的《数据可视化工具:POWER BI》和《中国茶文化》等课程已输出到老挝等国家,为当地医疗机构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学院已与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多国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职教出海迈出坚实步伐。(黄琼芬)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谷歌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