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中国)官方网站 - 专业培养人才

必威网站:10万技能人才的培养密码!湖南电科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快车道-必威官方网站

快速导航×

必威网站:10万技能人才的培养密码!湖南电科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快车道2025-08-04 16:53:28

  学校教的企业用不上?企业需要的学校却没教?在职业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的现实困境下,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湖南电科”)用一组组亮眼数据打破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18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配备2.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与300家校外实训基地建成立体化实践教学网络;毕业生连续三年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4%左右,为社会累计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10万余名。

必威网站:10万技能人才的培养密码!湖南电科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快车道(图1)

  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隐藏着学校怎样的育人密码?随着访谈的深入,一条产教深度融合的培育路径逐渐清晰。它不仅让学校获得“国家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称号,更让学生们成为了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近日,高职院校招生频频引发公众关注。如何让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更好地匹配与对接,继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热议话题之一。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并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精准对接。在此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切实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我们从‘院园融合’入手,重构专业体系,融入湖南发展,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重点对接长沙五大千亿产业链。立足‘小企业大集群’,面向智能精密制造领域,做强信息工程专业群和智能装备专业群;立足服务现代‘小信号大经济’,对接长沙特色产业,做好网络经济专业群。”湖南电科董事长李俊才表示,在这样的统筹布局下,学校坚持“有进有退”原则,一方面撤销了5个市场契合度较弱、对口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另一方面新增设了空中乘务、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必威网站:10万技能人才的培养密码!湖南电科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快车道(图2)

  以空中乘务专业为例,该专业与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长沙黄花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外实训机会。“我们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掌握80%以上的实用技能,了解机场的运营管理模式、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和航空地勤服务的实际需求。这样,他们在入职后就几乎不需要适应期了。”空中乘务专业负责人说道。

必威网站:10万技能人才的培养密码!湖南电科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快车道(图3)

  同样,新设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以项目化教学为引导,建立了轨道检测、工程力学与工程材料等专业实训室,并与长沙轨道、广州佳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虞公港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工程环境下的实训和实践机会。近日,该专业负责人带领团队赴广州、东莞等多家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以深化合作关系,打造“订单班”,实现校企共赢。

  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湖南电科对标新技术新技能发展要求,累计投入上亿元专项资金,全面改造学校各专业的实训、实习场地;同时,以院园合作为平台,构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

必威网站:10万技能人才的培养密码!湖南电科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快车道(图4)

  2023年,湖南电科信息工程学院携手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东软数智产业学院,致力于软件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两大专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培养。

  据统计,在近3年“楚怡杯”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该院斩获省级奖项47项,其中一等奖7项。在大数据应用系统开发、高职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等赛项中,学校师生多次荣获一等奖,是湖南省民办院校唯一获奖单位,成为民办院校职业教育标杆。众多毕业生入职华为、长沙市数据局、中兴通讯等名企充当中坚力量;部分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进入长沙理工、湖南工商大学等高校深造。

必威网站:10万技能人才的培养密码!湖南电科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快车道(图5)

  走进东软数智产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们正在进行软件开发项目综合实训。“给我们上实训课的都是东软集团工程师。他们必威登录网址把企业真实项目引进课堂,让我们得以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高效转化为实际操作经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荣获今年“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赛项一等奖的龙剑一语道出了实训课的真实感受。

  通过共享“东软智汇”开发训练平台与数字工场实训基地、推行“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引入TOPCARES教育方法体系,东软数智产业学院形成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的创新发展格局。“我们实行‘2+0.5+0.5理实结合培养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学期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训、一学期在企业实习。”学院负责人谭冬平表示,这样的分阶段培养正是为了解决产教融合中的“学用脱节”问题,以更好地支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发展。2025年,学院输送了402名大二学生赴东软集团实习。

  为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湖南电科深入开展行动导向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构建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实训体系,将真实生产环境引入教学过程。

必威网站:10万技能人才的培养密码!湖南电科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快车道(图6)

  设计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编写运动程序,完成材料抓取、堆叠和摆放……这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智能制造单元集成与机器人移必威登录网址动汉诺塔实训系统》课程教学中的一环。“工业机器人技术涉及很多实际操作的具体内容,如果只是课堂上老师的理论讲授,我们很难理解掌握。但通过实际操作,马上就变得直观简单了。”该专业学生严晓维一边调试机器,一边说道。

  该课程由湖南电科与湖南中泓汇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将传统的益智游戏与现代工业机器人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有趣的实践平台,主要用于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实践教学。“我们鼓励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共制课程、共施教学,促进专业与行业、课程与岗位的对接。”智能装备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晓魁表示,目前学院已与湖南中泓汇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11门课程,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

  通过课程共建和实训实践,湖南电科打破了校园“围墙”,把学校办进产业园,把专业建进产业链,把课堂搬进车间,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建共赢。

  “入学就被央企预定啦!”近日,湖南电科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招生电话火爆。这得益于学校刚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

  “毕业就能进入中核集团核心成员单位,这是吸引考生家长咨询的关键原因。”招生就业处处长蒋作文介绍,未来三年,学校将与中核集团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届时,中核集团将为优秀毕业生提供道路测量、核电站设备调试等岗位,涵盖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

  其实,这样的定向培养在湖南电科已成为常态。早在2023年,学校就与湖南工控帮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了现场工程师订单培养。今年,更是有80名学生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

必威网站:10万技能人才的培养密码!湖南电科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快车道(图7)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湖南工控帮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现场工程师订单培养。

  “我们配合学校开展智能制造核心课程实训,助力学员实现‘高技能+高薪就业’双赢。”湖南工控帮总经理余德泉介绍道。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湖南工控帮派驻企业工程师承担2-3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并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导入“项目化教学”模块,增强学生的智能制造行业就业能力。同时,校企还将面向每届订单班学生举办“工控帮智能制造技术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依托企业技术优势与学校教学资源,“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现已形成“专业教学+行业实训+精准就业”闭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这种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绑定的定向培养模式,为学生打通了“毕业即就业”的“最后一公里”,让家长和学子在选择专业时,多了一份对未来的笃定。

  通过产需对接、提质扩容、岗课融通和定向培养,湖南电科正以独特的产教融合模式为学生铺设了一条从校园到企业的“人才培养快车道”。在它的助力下,学校在全省92所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先后荣获国家紧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院校、国家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战略合作培养人才基地、全国十大特色专业定向培养人才重点院校等荣誉,并在湖南省教育厅民办高校2024年度办学情况年检中获评优秀,办学质量评价多项核心指标均位列全省民办高校榜首。

  从产业需求到专业布局,从课堂到实训工厂,从校园到生产一线,湖南电科用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同样能培养出被市场纷纷争抢的专业性人才。这种湖南电科产教融合模式,或许正是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一把钥匙。